4月28日,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朱一兵在常州与企业交流相关工作期间,拜访了会员单位双桂坊,与总经理李铁琦、副总经理毛烨旻等一同交流工作。在听了《双桂坊》当年名缘蟾宫折桂故事,千百年久负盛名历史,南大街招牌盛名盛况,服务百姓享誉中华,百年坊间深厚文化,创新发展实践与未来发展蓝图等,朱一兵等敬佩不已。
据清代光绪年间《武进阳湖志》记载,北宋乾德5年(967年),居住此地的宋维、宋绛两兄弟同时考中进士,常州官府建造牌坊以示庆祝,命名“来贤坊”。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居住此街的丁宗臣、丁宝臣两兄弟又同科高中进士 ,地方官府便将“来贤坊”更名为“双桂坊”,寓示“双双蟾宫折桂”之意。自此《双桂坊》名声大振,至今已900余年。自清末开始,双桂坊成为常州的商贾云集之地,培育和带动其中老天泰、瑞和泰、马复兴、兴隆园等一大批餐饮招牌纷纷打响,并逐步成为百年老店。当年情有缘,星罗棋布巷。曾几何时,人文荟萃的“双桂坊”,巷中有巷,四通八达,宛如一座迷宫,奥妙无穷,令人流连忘返。它东至打索巷,西至南大街,虽仅300多米,却古迹众多,底蕴十分深厚。
双桂坊周边曾是常州的文化娱乐中心。许多剧院、电影院散布其间,常州剧院、和平电影院、大光明电影院、红星剧院、常州书场曾给二十世纪的常州人带来过无穷欢乐。双桂坊正觉寺门口的茶馆,是常州人永远抹不去的记忆,是下里巴人和长衫帮都爱光顾之地,那里的老虎灶总是开水滚滚,茶馆里常有说书、评弹和锡剧、越剧清唱,那吴侬软语和甜糯乡音不啻是天籁。
2009年5月,地方政府为弘扬传统美食文化,恢复常州地方特色名点,在原有百年老店聚集、久负盛名的常州双桂坊原址精心打造建成“双桂坊美食街”。街区由地下美食广场与一层沿街店面共约 50 个独立商铺所组成,营业面积 4000多平方米。开业九年多来,双桂坊美食街坚持以道德立身,凭良心经营,靠诚信兴业,抓住食品行业诚信经营这个根本,引导经营户用道德良心做“群众放心的餐饮”,坚守道德,恪守本分,诚信经营,取得了显著业绩,得到了中央和许多省市党政领导的高度评价。
2012年7月20日,中央文明办、商务部、国务院食安办在常州召开“学习双桂坊,诚信做食品”全国现场会,中央领导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双桂坊美食街深入开展‘用道德良心,做放心食品’活动,抓住了食品行业诚信经营的根本,提振了保障食品安全的信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道德建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在现场会大会上,双桂坊向全国食品行业发出“用道德良心,做放心食品”倡议书。九年间来,双桂坊美食街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江苏省诚信建设特别奖”、“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江苏老字号”、“中华餐饮名店”等荣誉称号,常州市旅游局在双桂坊美食街设立了“常州旅游服务中心南大街点”,每年接待游客、消费者500万人次以上,无一例食品安全事故。
现如今,双桂坊,正以积极努力地姿态,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创新情怀,走进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