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老字号企业协会 会员之家 行业代表 政府助手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 浏览文章详情
神奇的金箔技艺——朱一兵拜访南京金线金箔总厂


曾多次听说过金箔锻制技艺,俗称“打金箔”。一直觉得很神奇。巧的是,南京金线金箔总厂是我们江苏省老字号企业协会的理事单位。5月18日,我和协会同事结合谈工作上的事,搭车来到南京金线金箔总厂。听到和看到南京金线金箔总厂发展的历史、优秀的文化、铁锤下的技艺、令人震撼的产品,以及他们数代人对金线金箔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奋进与业绩,让我深受感动!



一、金箔,就是铁锤下的技艺,一种独门绝技


所称“金箔”,是用金锤成的薄片。除金箔,还有银箔,分别是用黄金、白银捶打而成,厚度在 0.1微米左右。主要用作建筑、器物、佛教塑像、工艺品的装饰贴金和真金线的制作及名贵中成药的配方。


此外,还有真金线和真银线是由金、银箔褙上纸后切成金、银窄皮,再与蚕丝线搓捻在一起(或纱线)而成;用银箔(熏成金色)加工成的金线(仿金线)也叫“药水金线”,均为传统高级丝织品,如云锦或绣品的织造原料。



二、南京是打金箔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相传东晋葛仙翁(葛洪)是金箔锻制的始祖,历史上今栖霞区龙潭一带是生产金箔的故乡,打金箔户一直流传着“仙家造金箔”的传说,旧时龙潭花神庙曾设有金箔公会祠堂,尊葛仙翁为艺祖,供奉着金箔艺人尊为先师的仙翁塑像。



发源于南京栖霞区龙潭花园一带的打金箔,曾是明朝制作真金线的官营作坊。最早记载金箔技艺的文字见于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凡造金箔,既成薄片后,包入乌金纸,竭力挥椎打成(打金椎,短柄,约八斤重)。”在南京龙潭、花园等地,金箔生产仍然延用古代传下的制作工序,技术要求高,锻制过程系用真金经过十几道工序制造而成,这些过程分别为倒条、下条、拍叶、做捻子、沾捻子、打开子、装家生、打了戏、出具、切箔等。其中打箔最为辛苦,须把一块金“疙瘩”打成0.1微米左右的薄片。两个人面对面打,要打上万次。经捶打出来的南京金箔,薄如蝉翼,软似绸缎。民间传说,一两黄金打出的金箔能盖一亩三分地。



具体地址就南京东北郊的龙潭古镇。国内和东南亚等地从事金箔生产的企业和艺人经常来南京龙潭拜袓。他们说,听先人讲,他们制作金箔、金线的技艺都是从龙潭传过去的,现在民间也有口碑相传。


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私访时,曾专程在龙潭探访金箔的秘密,拜谒当地设立的金箔工艺的祖师爷葛仙翁 (东晋时的炼丹家葛洪)的金箔祠堂。东晋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十余年前,轰动世界的老山汉墓挖掘中,竟然发现了大量贴有金箔的陪葬品,这就将 1700 年的我国金箔工艺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神秘的金箔再一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宋·山谦之《丹阳记》等文献中,已有生产金银箔和设锦署的记载。唐代秦韬玉在《贫女》诗中写道:“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封建统治阶级为显耀他们的荣华富贵,帝王将相的龙袍朝服,皇后贵妃的凤冠霞披都用金银线绣饰织造;金箔则用于宫殿装璜、寺庙佛像装金。明代和清代都在南京设立了云锦织造府,这时的金箔、金线随着云锦的发展而盛极一时,从事这个行业的手工艺人近万人。到了清末民国初年,由于战乱和封建统治的无能,南京龙潭地区的金箔、金线行业的生产经营也受到严重摧残。



据金箔老艺人的家谱和口传证实,龙潭地区生产金箔和金线至少在120 年以前。清初,南京城区还有金箔、金线生产业户 30 多家,工人 200 多。在太平天国前后,因建造天王府等工程需要大量金箔作装饰,曾在南京专设金箔司,辖有三、四百工人。当时,南京最大的金箔店是谢春山金箔店,他是龙潭泰字洲人,因家中当时有人在江宁府为幕僚,颇有势力,加之全家人会金箔五行工艺,打箔、切箔、切金、褙金、拍叶行行俱全,因此谢春山金箔店既经营金箔又销售金线,成为南京金箔行业中势力最大、资金最多、业务最广、品种最好的一家,其金箔员工有数十人之多。谢家在龙潭泰字洲地方收带培养了不少金箔、金线工艺学徒,在很早就把金线生产放到龙潭家乡农村给农家妇女搓捻。后来,由于战乱,原先在南京谢春山金店的金箔、金线生产学徒和员工纷纷回乡,并在家乡龙潭为南京的金箔、金线店加工生产。因此,这一行才在龙潭地区遍地开花,逐渐根深蒂固,世代祖辈相传沿续至今。



三、新中国的成立,带来金箔、金线发展的春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南京金箔真正得以相继恢复。从南京地区逐步拓展了我国东北、西北和北京等地的销售渠道。自1953 年起,金箔、金线生产所需的金银原料全部由人民银行供给,金箔产品则全部交由北京中国化工原料公司销售。自此以后,金箔、金线生产的金银原料,由客户向银行申请指标,再交生产企业加工制作。南京金线金箔总厂,经历过“金陵金箔生产合作社”、“南京金粉厂”、“南京金线金箔厂”等,如今叫“南京金线金箔总厂”。1984 年南京金线金箔厂是国内生产真金线的唯一企业。他们生产的金箔,曾为著名建筑物如,北京故宫、天安门、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南京中山陵、西藏布达拉宫的装饰、装修使用。



从2000 年~2011年,企业突出金箔产品地位,全方位推进和完善民族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品牌、技术优势,使质量水准国际化,参与国际竞争,达到规模效益。2011年金箔生产量达到 3600 万张,企业销售额达到近 1.1 亿元。市场的知名度大幅提升,龙凤牌金箔已是国内、国际市场精品的代名词。产品不仅遍布全国各地,还出口欧洲、亚洲、中东等近二十个国家。 




四、南京金箔从古至今生产工艺独特,技术要求高


南京金箔一直为手工制作。其主要生产过程是:化条将金块熔化成细小条 4 块;拍叶将金条捶拍,裁减成数毫米见方的小薄片;装占做捻子将小薄金片夹在用煤油熏黑的乌金纸内,此种乌金纸产于浙江上虞、富阳一带,以当年生嫩竹为料,并经 5 个伏季的浸泡、沤烂后才最后制成,故亦称“五伏纸”,用 2016 张 20 厘米见方的乌金纸叠成一方块,俗称“傢生”,共可夹 2014 片小金片,外层再包以牛皮纸后,即可进行打箔;打箔须一人手持数公斤的铁锤敲打,另一人持锤配合捶打称上、下捶,如此捶打数小时之久,方能将“傢生”内的小金片打成极薄的金箔;出起、切箔用羽毛从家生中挑出金箔置于另一纸基上,并按规格标准用竹刀切成各种尺寸的金箔成品。70 年代后期,人工捶打改用机器打箔,使打箔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金箔生产最重要工序是打箔,打箔质量的好坏取决于乌金纸。南京金线金箔总厂于 2000 年率先淘汰传统乌金纸,成功突破乌金纸制造技术的难题,其水平完全可与欧洲、日本的技术媲美,是国内唯一掌握这种核心技术的企业。如龙凤牌金箔具有薄如蝉翼、色泽纯正、厚薄均匀,含金量准确,成为佛教庙宇贴金、高级酒店装璜、国家著名古建修缮的首选材料,并大量使用于名贵中成药、高级化妆品、工艺品、家俱贴金、酒类、食品等用途。金箔制成的真金线是著名南京云锦的必备材料。传统金箔按成色分 22 为 98 金箔和 74 金箔,含金量分别为 98%和 74%,规格分为 9.33×9.33 ㎝;8.33×8.33 ㎝;4.45×4.45 ㎝;2.75×2.75 ㎝。近年来,龙凤牌金箔市场幅盖面不断扩大。由于出口国和出口量的增加,品种根据不同国家的使用习惯,出现 90%~99%各种成色,规格上欧洲多用于 8×8 ㎝,日本 10.9×10.9 ㎝。



目前,南京金箔已形成五大竞争优势:一是唯一掌握着打箔用乌金纸核心技术。超水平的乌金纸制作技术,可以使金箔色泽光亮、厚薄均匀、 面积大而无拼接,耗金量低,生产效率高。二是用现代化管理取代传统型管理,通过建立 ISO9001— 2000 质量体系认证,从投入到产出,从生产到销售均和国际接轨,一切按照先进国家同行运作方式进行。被国内、国外客户称为“放心”“可靠”的产品。三是在同等级的国际、国内产品档次上,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四是品牌优势:南京金箔就是中国金箔的代表者,具有极高的份量和最大的使用量。五是人才优势。拥有一批极强的技术开发队伍,不断对传统工艺进行成功改造,并以开明的政策,聘用了一批国际贸易和市场经营的精英,并在重要地区、重要国家设立信息网络、促销网络,使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能够畅通无阻。



南京金线金箔总厂,因为加强技术攻关,掌握许多独门或特别技术。目前有中华牌涤纶金银线,现在能使用 0.012 ㎜超薄薄膜生产出 0.15 ㎜超细涤纶金银线。中华牌涤纶圆芯线,具有可洗涤、色泽均匀、规格齐全、 品种丰富多彩等特点,可广泛用于戏剧服装、民族服装、工艺制作以及工艺美术品制作。中华牌水引线,是与日本合作建立水引线生产线,经过手工编结设计,可制成种类繁多、花色形状各异的工艺品摆件、挂件。24金凤牌金属布,又称多功能金属膜复合布。一种新型多功能装饰面料,外观金属感强、色彩丰富,主要用于玩具、鞋、帽、民族服装、隔热窗帘、帐篷的材料,改变基材功能,还可用于消防、高温作业服。中华牌金拉线,70 年代初,为上海卷烟厂生产特供三合一金拉线,是国内第一家该产品生产企业。产品分为普通拉线、涂蜡拉线、压敏胶拉线和微缩拉线。长期特供作为人民币钞纸的防伪材料。金凤牌保温材料系列,金凤牌反射型外护层保温卷材、反射型隔热服复合面料,节能、保温隔热新型器材。该产品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酸、耐碱、阻燃等效果,广泛用于冷热管道的保温、建筑节能隔热、防水等工程。贴金工艺,采用龙凤牌精品金箔,在十余年贴金工艺摸索中,掌握了各种基材贴金的精髓,先后承接了大量贴金装饰工程,如钓鱼台国宾馆、上海市人民政府、苏州寒山寺唐塔、上海西郊宾馆、上海展览 中心、上海华亭宾馆、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汤臣别墅、北京世纪坛等。获得广泛赞誉。南京金线金箔厂,为适应市场日益流行的贴金工程需要,经技术攻关,研制出一系列金属箔专用贴箔胶,是目前国内市场抢手的专用胶粘剂。   



五、南京金线金箔总厂获得过数不清的荣誉和奖牌


龙凤牌金箔 1984 年获江苏省优质产品称号;1987 年获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并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1982 年镀金杯奖的潮绣《九龙屏风》、《吹萧引凤》 和获 1984 年度珍品奖(金杯)的南京云锦“孔雀羽织金妆 花纱龙泡料”等,均采用南京金线金箔总厂的真金线织造而成。2000 年和 2004 年连续获得南京市名牌产品和市著名商标。



访企业曾获得中华牌涤纶金银线荣获省优质产品称号,“省著名商标”。镀铝人造革获“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金龙杯奖”,“轻工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龙凤牌金箔荣获“省优质产品”称号。同步卫星星体温控材料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贺电”鼓励。龙凤牌金箔、中华牌涤纶金银线、涤纶圆芯线荣获“部优质产品”称号。企业荣获过“省轻工厅安全生产先进企业”称号、“省级先进企业”称号。“轻工部、国家民委、少数民族用品生产先进集体”称号。2002 年金箔、多功能金属膜复合布产品通过中国方圆标 志认证中心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



目前国家级项目保护单位——南京金线金箔总厂恢复了人工打金箔的遗址,并成立了金箔大师工作室,加强金箔技艺的推广和加大传承人的培养力度。


六、立足长远发展,加强新设备、新技术研发及传承人培养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作为传统技艺存在人员青黄不接、设备老旧等情况,但南京金线金箔总厂克难奋进。积极组织技术人员、老艺人等攻关自动化金箔设备。研发出了自动打开子机、自动丟捻子机等5项新型实用专利、1项发明专利,为金箔行业传承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积极培养技艺传承人,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体系传承人24位,但总体年龄偏大。三代传承人中具代表性的有王必生、葛义根、杨文,80后的传承人仅杨文一人。自2019年企业加强后备人才培养,80、90后的大专院校以及企业技术骨干加入,使得传承人队伍生机勃勃。



谨此,特别要介绍的是王必生大师。生于1951年,南京栖霞区龙潭镇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京金箔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1973年进入南京金箔锻制技艺项目保护单位——南京金线金箔总厂,师从老艺人谭柱石,他虚心向前辈和师傅学习,潜心钻研,不辞辛苦,虚心求教和吃苦耐劳精神感动了周围的人,在师傅和前辈们的帮助下,很快掌握打金箔的工艺要求,并能熟练掌握技巧,产量居高,质量位前,得到公认与好评。





王必生在40多年的金箔岗位上,积极钻研技术革新和改造,1991年制作的20×20cm超大金箔在北京第三届国际博览会获铜牌奖,并主动参与机械打箔机、自动打箔机的研制,以及傢生纸的研发。



王必生同志积极参与国内外非遗技艺展示活动及接受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东方电视台、福建海峡电视台、南京电视台、美国彩虹电视台等国内外媒体的采访及人工打金箔展示。